“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以“中国梦”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的认识。
材料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应怎样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杭州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也让游客体味农村的古朴风情。
(3)结合材料三,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4)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材料四:“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5)结合材料四,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
(16分)近几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使农村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4分)
(2)这些哲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2分)
今年9月以来,一批官员因为重大责任事故而被免职。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官员问责风暴”。三鹿奶粉事件9月17日召开的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冀纯堂辞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决定。 9月22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因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被免职。国务院同意李长江辞去国家质检总局职务。任命王勇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
(1)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掀起“问责风暴”的理由。
(2)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官员问责制。
(3)从哲学角度,分析说明被问责官员“跌倒”的主观原因。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地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从政治学角度说明政府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的理由。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问题:作为公民,你认为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2008年5月6日,法制日报视点版以《透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第一案》为题,报道了湖南省汝城县原自来水公司黄由俭、邓柏松等5位退休职工,因向县政府申请公开有关政府部门的调查材料遭到拒绝而将汝城县人民政府告上法庭的消息。该县政府有关部门对原自来水公司改制情况出具的调查报告算不算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算,黄由俭、邓柏松等5位退休职工说;不算,县政府有关部门说。由此引发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的第一案。
(1)你对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是如何认识的?
(2)从政治学角度谈谈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