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月13日进行的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______以1分14秒02获得冠军,为中国速度滑冰摘取冬奥历史上第一枚金牌。

A.张红 B.李坚柔 C.赵楠楠 D.周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据此回答3-4题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

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据此回答29-30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美国天文学家汤博1930年发现了被认为是太阳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但到了1951年,美国人柯伊伯提出太阳系外围可能有一大群小天体绕太阳运行的假说。2005年,不断被发现的小天体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地位。2006年8月24日,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被人们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从而使太阳系行星数目降为8颗。这说明

A.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永远不会过时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C.人们不断制造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D.在实践中推翻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25—28题。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回答23—24题。
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

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据此回答20-22题。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明

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
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
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