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某国等高线地形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图1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 图1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山体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述乙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
(3)指出丙市两个主要工业部门,并分别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现代管理,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图中沿“A B”线地价最高的是区,最低的是区。
(3)图中信息显示盛行风为风(风向),河流流向。图中三类企业(
)污染程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若该城市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高科技产业园,最合适的厂址位于处,理由是
(5)若该城市a、b、c、d四个地块中选择一处建高级住宅区,最佳地块是地,理由是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

(1)通常用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国家,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是国家。
(3)从20世纪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约是发达国家的倍。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约达亿,因此控制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5)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大城市人口向周边小城市或乡村迁移,这种现象叫,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写出两条)。
(6)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1月17日至26日出席了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哥斯达黎加、古巴、秘鲁、希腊进行了国事访问。
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3日下午在秘鲁首都利马(12°S,77°W)闭幕,各成员领导人或代表在会后发表的《利马宣言》中呼吁推动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这份以本次会议主题“亚太发展的新承诺”为题的宣言指出,能否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各方应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全面予以应对。 宣言欢迎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并赞赏中国为该网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的承诺。宣言还支持开展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和能力建设,鼓励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宣言还承诺致力于采取实际行动,在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公平、有效的2012年后气候变化国际安排。

(1)《利马宣言》中呼吁应对气候变化,该气候变化是指当今全球面临  的环境问题,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排放越来越多的    等气体,产生效应。请你从国际视角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2)根据利马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和终年干燥的特点,判断其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极地气候
(3)秘鲁渔场的形成与秘鲁寒流有关,流经秘鲁海区的洋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涌升流 D.暖流
(4)导致近几十年来秘鲁附近海区渔场某些年份捕获量锐减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太平洋地震频发 B.厄尔尼诺现象 C.沿岸酸雨危害加剧 D.热带风暴肆虐
(5)根据秘鲁的地理位置判断,利马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北京  (大/小),利马的气温年变化幅度比北京(大/小)。
(6)胡主席出访的国家希腊位于欧洲沿岸。希腊冬季受南移的    带影响降水较多而湿润,夏季受北移的     带影响降水较少而干燥。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适合橄榄树的生长,橄榄树是希腊的象征。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

(1)此时,A地受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2)近日,(冷锋/暖锋)将从F地过境。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的变化是
(3)暖空气常在锋面上作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此时C、D两地中,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
(4)此时,图中E处与山东半岛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阅读文字及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返回舱着陆日历、地球公转图,完成各题:

中新网电: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 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后,在341公里高度的绕地轨道飞行,9月28日17时37分许,在太空遨游近3天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1)神舟7号发射这一天,离哪一个节气最近?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神舟7号发射的时候,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地球公转图”上大约位于()
A.甲附近 B.乙附近C.丙附近 D.丁附近
(3)神舟7号执行任务期间,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或大),但是上海和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在逐日变(小或大)。
(4)根据农历判断,返回舱着陆后的第二天(9月29日),地球上的潮汐为 ()
A.大潮 B.小潮 C.平潮 D. 答案A、B、C都不对
(5)神舟7号升空时首先经过的大气层是层,该层热量主要来自()
A.臭氧吸收紫外线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地面辐射
(6)神舟7号发射升空途中穿过臭氧层,该层位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7)神舟7号执行任务绕地飞行的高度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纽约在西五区,北京的时区为东八区。神舟7号发射时的纽约时间是()
A.2008年9月24日 8点10分04秒 B.2008年9月25日 8点10分04秒
C.2008年9月28日4时37分 D.2008年9月25日 10点10分04秒
(9)在大气圈的垂直分层中能反射无线电波的是层,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到短波通讯,甚至造成中断,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和耀斑 ,其活动周期为   年。 
(10)在大气圈的垂直分层中,被称为最佳飞行层的是层。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