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多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
A.3种、3∶1 | B.3种、1∶2∶1 |
C.9种、9∶3∶3∶1 | D.9种、1∶4∶6∶4∶1 |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 B.电信号→化学信号 |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 D.化学信号→电信号 |
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A.乳酸与HCO3-反应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
B.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
C.ATP水解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提供能量 |
D.胃酸为胃蛋白酶的催化提供所需的酸性条件 |
下列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A.淋巴 | B.细胞内液 | C.血浆 | D.组织液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
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