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是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下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由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决定的。
(2)写出3号个体的基因型: 。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 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女儿的几率是 ____。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 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 000个男性中有3个是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并患有黑尿病孩子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
(4)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5)此细胞中,含有胸腺嘧啶的细胞器是(填序号)。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概念图中各数字的名称:
1 23(填试剂名称)
4(填试剂名称) 56
78(写中文名称)
下图表示改变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
(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在无光时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
(2)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在CO2降低时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
(3)光照强度和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完成问题:
(1)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B表示。
(2)图示过程中,能量变化是。
(3)如果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小麦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则14C首先出现
在中。
(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ADP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
是运动;如果将此植物由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移至阴暗处,则[H]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将。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研制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及其他实验所需材料。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中,贴上标签;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入试管中,贴上标签;
③在每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
(2)实验现象预测及结论
现象预测 |
结论 |
①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渐强 |
①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_______ |
②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________ |
②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 |
(3)实验讨论
①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哪一个?________。
②萤火虫发光是__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