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 (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环境条件的改变 |
右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萌发的种子中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B.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
C.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
D.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
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
B.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
C.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完全相同 |
D.限制图乙a、b、c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将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①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在35℃条件下该植物能生长
②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
③在30℃条件下与在35℃条件下相比,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速率不同
④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为在5℃条件下该植物不能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 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随着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碳反应 | B.光反应 | C.碳反应 | D.呼吸作用 |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D.丁图表示小鼠体细胞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