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命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
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构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
D.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下列实验中选择实验材料最合适的一组是()
A.用成熟的卵巢作实验材料观察减数分裂 |
B.用蛙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 |
C.用韭黄作实验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
D.用苹果或梨提取组织样液,检测还原糖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基本相同 |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有热能释放 |
C.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逐步释放 |
D.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消耗的能量全部来自无氧呼吸 |
人体白细胞能吞噬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 B.核糖体 | C.液泡 | D.中心体 |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