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比间期少是因为多数间期细胞未进入细胞周期 |
B.突变的基因可以通过细胞增殖传给后代 |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D.低温诱导使染色体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
1 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最初DNA分子长链的DNA分子有
A.2个 | B.8个 | C.16个 | D.32个 |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无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C |
少数有 |
全部31S |
少数32P,多数32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
用14N的噬菌体去感染15N的大肠杆菌,对于大肠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中有15N | B.只在全部的噬菌体的DNA分子中有15N |
C.只在全部噬菌体的外壳中有15N | D.只在两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14N |
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