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是动物生命活动的枢纽。下图1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激素;图2表示刺激图l的A点后,兴奋传导的膜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
(2)如果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将________,这一变化刺激下丘脑的________(填写感受器名称)产生兴奋,并分泌物质丙(激素丙是________),再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
(3)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物质甲是________,它促进垂体细胞释放物质乙,进一步促进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4)若某药物能阻断下丘脑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导的原因最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________的过程。由此可见,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5)在图1中的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后,在图2中的B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下图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
(2)Ⅱ-5的基因型为___ _,Ⅲ-7的基因型为 。
(3)Ⅱ-2和Ⅱ-3婚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
(4)若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100,且Ⅲ-1为该人群中一员,则Ⅲ-1和Ⅲ-2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 ___。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填序号)。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 _______。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______ ___。
(4)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碱基对 造成基因突变导致的。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体性状。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③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
④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
⑤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如图1是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3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__________。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D具有__________功能。
(2)若图2细胞是一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写出图中多画的细胞结构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对于图2细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5和6都含有DNA分子 |
B.3、5、6、8、9、10都具有膜结构 |
C.10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
D.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1、3、6 |
(4)据图3分析,氨基酸和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这些物质的载体蛋白在__________合成。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了美国的保罗•博耶和英国的约翰•沃克,以表彰他们在研究ATP如何利用能量进行自身再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A中含有的单糖是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
(2)ATP的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若用15N标记ATP,将会在__________(化学结构)出现放射性标记。
(3)在生物体内,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_______反应;ADP合成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各种_________反应,所以ATP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