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 01 2年11月1 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 8 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我国中原经济区度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域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 化建议。(8分)
14.(2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描述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影响农业发展潜力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2)与其他两地相比,甲乙丙三地在开发农业发展潜力时最具优势的因素各自是什么?(6分)
(3)为促进乙地农民增收,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措施,试根据所学知识把合适的内容连接起来.(8分)
13.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资料二近年来,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迅猛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不断提高.
(1) 影响图中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有 .(6分)
(2)一月朝鲜半岛南北温差大,试说明其原因. (12)
(3)韩国对山东半岛投资不断扩大,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4)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韩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面图”,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城市周围的A、B、C、D四个区位合理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A____、B____、C____、D____。
(2)该地区大力推广“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
(3)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纷纷毁掉桑园而发展银杏采叶园。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该案例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1:2008年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将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定为“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材料2:根据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10个亚洲国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鲜、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东帝注),3个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古巴、海地)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
材料3: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
(l)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庆祝“世界粮食日”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坦桑尼亚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B.密西西比河水量大增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远离近日点的方向运动
D.我国阿尔泰地区已进人冬季
E.广州的昼长大于北京
(2)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农作物是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豆
(3)下列有关非洲缺粮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农业发展都没有灌溉水源
B.都位于北半球
C.都是非阿拉伯国家
D.几内亚是世界上重要的铝土生产和出口国
(4)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和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原因是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5)图中A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读“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上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4)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___,其反映了的___________改善和___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