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 01 2年11月1 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 8 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我国中原经济区度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域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 化建议。(8分)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特点。
(2)说出20世纪末江苏省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小城镇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现代城市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环境保护】
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①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_。(2分)
(3) ①②③三个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④⑤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分)
【海洋地理】
读太平洋周围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①图中流经a处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 ③位于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名称)板块交界处,其中b处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c处海底地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 ②图中会形成大渔场是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中会形成渔场的位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世界大部分渔场分布在该类海底地形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见表。
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1) 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________外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分)
(5) 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这对下游湖泊及下游河流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