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旅游地理】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与多个省份接壤,嘉陵江,长江等河流穿城而过,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素有“山城”、“雾都”之称,自古是我国西南重镇,拥有熔巴渝文化、“都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座旅游城市。
试分析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年代,这些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及沿40°N气温、年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40°N附近P、Q两地降水的差异。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 |
降水的成因 |
|
P地 |
||
Q地 |
||
(2)沿40°N亚欧大陆上1月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影响的主要因素是。7月均温最高值出现在90°E附近,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3)图中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特点是和,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4)P地所在国西班牙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挥本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柑橘和蔬菜生产,成为欧盟人的“菜蓝子”;同时,该国还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实施“精准农业”(根据作物生长过程需求考虑施肥和用药)等。他们的生产理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何启示?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______(夏、冬)季风.
(2)图中①箭头表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②箭头表示来自太平洋的______(东南、西南)季风,
(3)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__(多、少),气温较______(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__.
【环境保护】(10分)
材料一:本世纪初,渤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还仅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现在已经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近岸海域。
材料二:南海大部分近海海域、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渤海与南海水质差异。
(2)分析渤海水质状况产生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