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中三年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三年,时间太短,三年,留给我们的太多……,整理零散的感性碎片,引发我们理性的思考。下面是同学小明和小彬在初中生活中的点滴往事,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一:随着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公布,小明选择了200米跑、篮球投篮;为了迎考,小明制定了训练方案,可最终却半途而废;班主任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抓紧训练,而他却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没时间练;200米跑还没达标,想到即将到来的体育考试,小明急得想哭。
(1)结合材料说明:小明缺失哪些心理素质导致200米跑没达标?为什么?
往事二:小彬平时看见谁有困难,总是主动说:“这事包在我身上”,而事后却忘得无影无踪;班上好朋友向他索要做好的作业抄写,他总会答应给他;一次实验课上,一不小心将小林烫伤,小彬慌忙之中将盐巴撒在脱皮的伤口处,剧烈疼痛使得小林差点昏迷。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就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
(1)“炎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2)“炎黄”的事迹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
(3)弘扬“炎黄”精神,我国应该坚持落实哪一治国方略?

观察分析漫画,回答问题。

(1)上图漫画反映了我国正面临着什么问题?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要长期坚持哪一文明建设?
(3)为减少这一问题带来的危害,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事?

材料一: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广东经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广东人精神”,如顽强拼搏、务实进取、敬业奉献等。
材料二:下面是东莞市某初中学生李明2014年3月份的消费清单的一部分:
3月1日:学习文具18元;3月10日:购买名牌运动鞋350元;3月14日,为班上贫困同学捐款18元;3月20日与同学上街闲逛花费50元……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广东经济”反映了我国实行的什么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2)广东的“民营经济”属于哪种经济成分?“广东人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请你指出李明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还有哪些是非理性的?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说李明不要高消费。(至少两点)
(5)李明的消费帐单中没有一项是用于购买教辅资料或有益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支出,对此,你认为李明今后的消费更应该注重什么?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后,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材料三:我国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材料四:2014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开辟了“‘两会’直通车”,邀请部分“两会”代表、委员与网民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4)青少年应如何对待宪法?
(5)材料四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某校和解放军某部结成“军民共建单位”。本学期,学校计划邀请部队领导给同学们做一次关于“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专题报告。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议论纷纷。
同学甲:保卫祖国、抵抗侵略,那是军队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乙:现在都已经进入卫星时代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家没有什么秘密需要保守。即使真有秘密,我们中学生又能做什么呢?
对上述两名同学的观点你怎样评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