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②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似。
假如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追寻的理想王国。纵然萧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颤栗,她仍毅然决定出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莎 衣①
宋·杨 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②影里和烟卧,菡萏③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④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⑤。
【注释】①莎衣,即蓑衣。②蒹葭:芦苇 ③菡萏:荷花。④饶,任凭。⑤伊:它,此指莎衣请对颔联“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作简要赏析。
在本诗中,“莎衣”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水口行舟①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 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4 分)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事哲理,请简述。(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风声。眄:眄视。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谈谈秋风的特点。
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意蕴两个方面对本诗第三联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