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划线处断句。(限划10处)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取材于《孔子家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①。《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②
[注释]①七十子:孔子办学多年,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人,这里是举其整数。②以上三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本段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①,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②。”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①镃基:锄头。②置邮:驿站。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①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滕立国于西周初,其地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②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正宫之外临时居住的宫室)。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