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 
   4.2 | 
   2 | 
   0 | 
   9.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大
C.20 ℃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 B.取用固体药品 | C.加热碳酸氢铵 | D.熄灭酒精灯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 B.凿壁偷光 | C.司马光砸缸 | D.铁杵磨成针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引领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 
| B.粮食、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 | 
| C.化学使人类告别只依靠天然材料、天然药物、天然肥料的时代 | 
| D.化学品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应抑制化学发展 |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 
|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 
| 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 | 
| D.煤、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 
有资料表明,在欧洲和北美洲,曾出现过像柠檬汁、醋一样的“酸雨”,受此影响,挪威南部5000个湖泊中有1750种生物绝迹,波兰有24万公顷针叶林枯萎,这是因为当地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形成“酸雨”造成的。
| A.粉尘 | B.氮气 | C.二氧化硫 | D.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