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雾 |
C.在100mL量筒中将1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并充分振荡,液体体积小于60mL |
D.相同条件下,电解水时正极附近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
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
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
B.进入超市就闻到榴莲的特殊味道,说明分子的之间有间隔 |
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D.石灰石能被研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
B.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
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原子不能 |
C.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
D.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乳化; |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