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关于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
参加反应的甲分子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I A |
II 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其中,3—10号元素在第2周期,11—18号元素在第3周期。这些元素排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某同学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如右图所示)的无色液体.询问老师得知,实验室的黑色粉末只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五种可能.为了鉴定这两种试剂,该同学将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混合,发现立即产生气泡.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的成分分别作出一种猜想:
|
黑色粉末 |
无色液体 |
猜想 |
|
|
(2)你做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验证上述猜想,你设计的实验是:____;
若你的猜想正确,实验应得到的现象是____.
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硝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
|
|
|
空气不仅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而且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自然资源.
(1)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
②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某些性质,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
③小红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明显超过1刻度处,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
(2)由于人类的活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空气受到了污染.人类活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____和二氧化氮等,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
(3)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所致.
①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CO2+4H2==2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点燃天然气: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
(3)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____.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利用某种试剂,既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同时,适量的该试剂又能除去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而生成的少量杂质,该试剂可以是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