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时期 郡县数 |
西汉 |
三国 |
两晋 |
隋朝 |
唐前期 |
苏南浙江 |
会稽郡北部31县 |
4郡50县 |
5郡70县 |
7郡43县 |
13州74县 |
江西 |
豫章郡18县 |
4郡51县 |
6郡58县 |
7郡19县 |
7州34县 |
福建 |
会稽郡南部1县 |
1郡9县 |
2郡14县 |
1郡5县 |
5州28县 |
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
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那一作品属于这一流派?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
C.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康德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
A.孔子 | B.苏格拉底 | C.普罗塔戈拉 | D.薄伽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