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材 料 |
结 论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B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C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D |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其依据是南昌起义
A.打响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B.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 B.“拒绝和约签字” |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的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解放。说它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主要是指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观察下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C.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
D.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