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原因。综合材料一、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请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请回答: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2)汉代,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答耿中丞》
(3)根据材料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问?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4)右图所示两本著作体现了作者思想的什么特点?
材料四下图分别是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
(5)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为工业界注入了新活力,也改变了人类生产的面貌。万能蒸汽机就像巨灵之手一样,在工厂里推动着笨重的机器飞快地运转,把大批产品生产出来。它的效率远远超过了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英国许多富商见蒸气机有这样大的用处,就拿出钱来购买机器,开办工厂。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就在英国纷纷出现了。鉴于瓦特的特殊贡献,1785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14年被法国品位“法兰西科学家学会国外会长”。人们为了纪念他,还用“瓦特”作为计算功率的一种单位。
请思考:瓦特的万能蒸汽机有何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工厂制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这标志着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请回答:如何认识工业时代的这两种生产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