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 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二  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一一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吲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是回答问题。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香港经历的沧桑巨变。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它对香港地区产生了什么直接结果?
(2)图2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图1到图2反映的香港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国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新变化,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
(3)当今世界上,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你认为“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据此回答:
(1)近代英、美两国建立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美国是如何实施“三权分立”的?其“多党竞选”主要在哪两大政党之间展开?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