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以下两幅贸易示意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 “三角贸易”示意图
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②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
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 ④从公平的商贸活动到掠夺性贸易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一直处于联合国托管下。科索沃占人口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要求独立,但塞尔维亚方面坚决反对。在由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三方代表组成的“三驾马车”斡旋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代表今年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但没有取得成果。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2007年12月8日说,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的主要障碍。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 B.国际社会已就民族自决原则达成共识 |
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D.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不可调和 |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军事集团 |
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
C.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①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
②两强相争使世界 不得安宁
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