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并回答下面各题。(25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8
6.5
7.5
8.5
9.4
9.6
10.2
9.9
8.7
7.6
6.3
5.8

8.1
8.7
9.6
10.5
10.7
11.2
10.2
9.5
8.9
8.8
8.1
8.0

(1)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10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7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双线电气化铁路,它西起________市,东至________。
(2)该地区进行能源基地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其根据生产条件,划分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以上的     图。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分析回答: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_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上图中,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植被变化规律是_______。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

图18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图19是两幅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8的信息判断:该地区东南部的地形是,判断理由是   
(2)图19的两幅气候统计图中,反映图18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图;说明这种气候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从水系、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图18该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