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7--19题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8.96
4.24
4.37
4.29
3.50
4.31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
0.27
0.18
0.17
0.16
0.17
0.13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0.36
0.24
0.27
0.23
0.23
0.22

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C.日本经济增长最快 D.日本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B.加重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部门的搭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传统农业为主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下列不属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三次产业比重 D.国内生产总值

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的是

A.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下列属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是

A.生活污水 B.大气污染 C.荒漠化 D.台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