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数值低于-6℃ |
B.Q数值介于0℃~2℃之间 |
C.南北最大温差为6℃ |
D.此时段最低气温位于M地 |
此时段,可能发生的是
A.内蒙古中东部遭受雪灾 |
B.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明显减小 |
C.长江下游河段出现冰冻 |
D.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
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 (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A.23.5° | B.47° |
C.66.5° | D.90° |
图中数字为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就纬度位置而言
A.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有可能在南半球 |
B.丙地纬度肯定高于乙地 |
C.乙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 |
D.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内 |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月1日 | B.7月1日 |
C.10月1日 | D.11月1日 |
五带划分的直接依据是
A.不同纬度地区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
B.太阳光热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 |
C.纬度的高低 |
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此时
A.①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
B.正午太阳高度从②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
C.③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昼长24小时 |
D.④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夜长1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