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表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第一个 字母 |
第二个字母 |
第三个 字母 |
|||
U |
C |
A |
G |
||
A |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
U C A G |
表3
(1)据图1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 。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2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3)表3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表3氨基酸中 可能性最小,原因是 。图2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 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 不同。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的有机物比甲瓶,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
②;
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山坡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豚草 |
0.3 |
0.6 |
1.0 |
1.6 |
2.3 |
龙葵 |
6.2 |
3.8 |
1.5 |
0.3 |
0.1 |
狗尾草 |
10.0 |
9.2 |
8.0 |
6.8 |
5.5 |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法。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在取样时应注意取样。
(2)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
(3)豚草、龙葵和狗尾草之间是关系。
(4)请在下图中绘出豚草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5)在2002~2006年间,豚草的种群数量增长呈_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导致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有等。
(6)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代表大气中的CO2,A、B、D、E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其中代表生产者,代表分解者。代表消费者。
(2)A→C的过程是通过作用来实现的,C→A的过程是通过作用来实现的。
(3)D→E的过程中,碳以的形式传递;D→C的过程中,碳以的形式传递。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人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d,下表显示实验结果: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
(2)为什么要切取胚根及胚芽的末端部分?(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①
②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 |
2d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
12.3 |
11.3 |
10—12 |
12.3 |
12.1 |
10—11 |
12.7 |
12.7 |
10—10 |
13.5 |
13.6 |
10—9 |
14.7 |
12.6 |
10—8 |
16.0 |
12.0 |
10—7 |
15.1 |
10.9 |
10—6 |
12.2 |
10.0 |
10—5 |
10.8 |
10.0 |
10—4 |
10.0 |
10.0 |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将。
(2)健康是个永恒的主题。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适当进食些含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卵黄、脑),神经细胞因具较多,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不仅磷脂丰富,且使其与功能相适应。
(3)生命是一个信息交换器。在典型的反射弧中,若图中E为神经细胞,内环境中的D_______发挥作用后很快被酶分解,否则会使E发生效应,通常D只能由B、C处而非A处合成,只能作用于E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正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效应T细胞只能作用于一样,其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