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表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第一个 字母 |
第二个字母 |
第三个 字母 |
|||
U |
C |
A |
G |
||
A |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
U C A G |
表3
(1)据图1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 。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2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3)表3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表3氨基酸中 可能性最小,原因是 。图2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 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 不同。
(10分,除有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
黄绿叶 |
浓绿叶 |
黄叶淡绿叶 |
|
基因型 |
G—Y— (G和Y同时存在) |
G—yy (G存在,Y不存在) |
ggY— (G不存在,Y存在) |
ggyy (G、Y均不存在) |
请回答: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为的植株自交,Fl将出现4种表现型,其中纯合子占。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体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1)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l0h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是。
(3)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
(4)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其目的是。
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氨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片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越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暂不考虑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
①在各次实验中,清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②;
③.
分析有关科学实验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共17分)
I.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61.(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___________,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62.在盛有10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但在同样盛有10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经加热煮沸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同样的操作却没有以上现象发生,试分析原因是。
6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64.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65.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
66.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 __。
67.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 __。
68.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 __。
69.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
图为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共6分)
58.该缺陷基因是 性基因,在 染色体上。
59.如果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病的几率是 。这个孩子是正常女孩的几率是。
60.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并解析选与不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