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是—GGATCC—,切点在GG之间。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羊染色体中“剪下”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 ,人体蛋白质基因“插入”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需要的酶是 ___。
(2)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3)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连接到羊的染色体DNA中,原因是___________,
人体蛋白质基因导入羊体细胞时常用的工具是 _____。
(4)此过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中的表达是指
。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由一对等位基因P、p控制;抗锈和感锈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四种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的数量比,试回答:
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比 |
|
毛颖抗锈 |
毛颖感锈 |
光颖抗锈 |
光颖感锈 |
① |
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
1:0 : 1: 0 |
|
② |
毛颖抗锈×毛颖抗锈 |
9 : 3: 3: 1 |
|
③ |
毛颖感锈×光颖抗锈 |
1 : 1: 1: 1 |
(1)根据组合_______能够同时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其中毛颖是________性状, 感锈是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
(2)组合③的亲本中,毛颖感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光颖抗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下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次分裂,该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细胞。
(2)B图表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次分裂,该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________。(填有或无)
(3) B图所示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该细胞完成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___条。
如图是人体内抗原抗体反应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特异性从根本上由 ▲决定,B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中。淋巴细胞不攻击自身正常细胞而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同一个体的全部正常细胞具有相同的 ▲。
(2)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导致细胞免疫消失,为何体液免疫也会随之减弱? ▲。
(3)一种效应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众多抗原中的一种。这是天生决定的,还是后天在抗原刺激下其它淋巴细胞再转化形成的?为探究之,科学家在短时间内连续做了几个实验:先给动物高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与之结合的细胞被强射线全部杀死),小鼠不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再给未标记的抗原X,不再发生免疫反应;最后给其它抗原Y等,机体能对其它抗正常免疫。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
(4)人们感染病原体后,通常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恢复健康,但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则会降低药效,原因是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了植物器官内生长素的分布(即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导致两侧生长速度不一致而形成的。小明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若重力能够影响生长素的分布,那么,离心力同样也应该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所以小明设计实验来推翻这个命题。
(1)请命名小明实验的课题:▲。
(2)为完成实验,小明使用了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图中花盆固定在转盘上,花盆内种植有新萌发的植物幼苗,转盘以600转/分的速度旋转。将装置置于正常日照之下培养,观察幼苗生长弯曲的情况。按照小明的思路,若离心力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则茎应该向 ▲(外或内)侧弯曲。
几天后,小明观察到,两个装置中的幼苗均向外弯曲生长。分析后他认为:离心力不能导致生长素在植物茎内横向运输,所以植物的向地性也不是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的结果。
(3)我们认为,小明的实验存在缺陷,请你提出你的看法,要求提出三点。
① ▲。② ▲。③ ▲。
如图表示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后,大脑皮层、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作用后,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产生另一种兴奋并传导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A。在此过程中,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内,引起电位逐步变化;在大脑皮层细胞与神经分泌细胞之间是通过 ▲进行传递的,此过程中的传递方向具有单向性。
(2)激素C的名称是 ▲,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
(3)在寒冷的环境中,图中甲状腺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以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此时体温的调节以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