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的尽头,仍具有进化潜力,因为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曾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理隔离使大熊猫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
B.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 |
C.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
D.大熊猫生存环境的改变可以导致生物发生变异,为种群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下图表示维持人体稳态的几种机制,则X最可能代表(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B.信息物质作用于靶细胞 |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人体排除“非己”成分的方式是( )
①阻挡 ②杀灭 ③吞噬 ④凝集 ⑤溶解
A.①②③④⑤ | B.只有④⑤ |
C.只有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 B.①与③ | C.②与③ | D.②与④ |
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 | B.1、3 |
C.1、3或2、4 | D.l、4或2、3 |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 )
A.9种表现型 |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
D.纯合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纯合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