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 种类 |
地点 A |
地点 B |
地点 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 A |
地点 B |
地点 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 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m 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8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 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 树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 /mg·kg-1 |
9.4 |
4.5 |
2.4 |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 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 。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演替将向 方向发展。
(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 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
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较低浓度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________段可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低)________浓度。曲线________段可抑制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低)________浓度。
(2)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浓度(高/低)________于向光面。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________,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刺激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T淋巴细胞分泌________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病。
下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的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多少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________分泌不足,导致过程________(填序号)加强所致。
(4)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下图是人体皮肤体温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皮肤对_______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
(2)引起上述所示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3)若人处在剧烈运动状态,②结构的变化是________,③处的变化是________,这两种变化,都能使机体散热增加。
(4)题中涉及到的各种反应都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来完成的。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
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 ___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 。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