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一位学者在关于网络阅读的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观点提炼正确的是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A.读书积累的文化底蕴能使人在网络阅读时保持独立思考。
B.一个人总是上网就是没文化
C.人的素质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
D.文化是从书籍中来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②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

③“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

④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

⑤可见,“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

⑥因此,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①⑤④⑥C.③④②①⑥⑤D.③①④②⑥⑤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班长主持诗歌朗诵会时说:“欢迎语文老师抛砖引玉,朗诵一首唐诗,给我们做示范。”

B.拜读您的大作后,我斗胆斧正了其中几处不大通畅的文字,请您不要介意。

C.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黄老师对我说:“你在写作上有天分,平时要多写,习作可以交给我雅正。”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有的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如《农夫和蛇》。

B.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作品中的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孙侦探抢走了。

C.《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高尔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香菱学诗”的故事,通过讲述香菱到潇湘馆拜访宝钗时请求学诗的情节,展示了香菱刻苦用心、聪明伶俐的性格特点。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总角”指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代指童年;“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经成年。

C.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特征。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每一个节日有不同的风俗活动。例如,元宵节有张灯结彩、结伴观赏的习俗,清明节往往要登高望远、祭祖扫墓,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微信社交平台承担起了繁荣公共文化、满足民众文化需求。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C.上合青岛峰会不仅会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而且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D.为了切实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