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右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09年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试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全国公布的遥感普查资料,A河流域每年水土流失面积约3.08万km2,主要分布在A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据调查测定,A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 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20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化肥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下图为某区域水系图。
A是(河流),B是(运河),D所在的地形区是。
简述C河段的水文特征。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A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
天气因素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试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列举常见的自然灾害。
读我国某区域图和A、B两城市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城市冬夏季气温均高于B城市的原因。 (5 分)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云贵高原地区聚落多夜雨的成因。 (5 分)
(3)图中甲地区(虚线范围内)有“中国水电之乡”的美誉,分析其形成条件。 (4 分)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张掖市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左图为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示意图。最近,我国又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西安至乌鲁木齐铁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线路。
材料二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右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指出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上重镇的主要自然条件。 (4 分)
(2)说明铁路运输成为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
(3)说出图中黑河流域甲、乙两区域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 分)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中A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C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数值越大,沉积越厚;数值越小,厚度越薄)和流域年降水量变化统计图。
(1)说明A国形成“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的自然原因。
(2)分析B山脉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 (4 分)
(3)简述C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其国徽上就有三座火山,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国徽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为5.11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0.01%,但却拥有全球近4%的物种,森林覆盖率达52%。
(1)说明哥斯达黎加多火山的原因,并简述火山喷发会给该国带来哪些主要影响。
(2)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形特征。
(3)分析哥斯达黎加物种丰富的原因。(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