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
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
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别不断扩大 |
| B.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别扩大 |
| C.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有显著差别 |
| D.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 B.城市的用地规模 |
| C.城市的经济规模 | D.城市的地域位置 |
读图“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问题。
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 B.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 D.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
城市功能区是指()
|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
| 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 |
| C.城市人口统计区 |
| D.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地区 |
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 A.人口基数大 | B.人口自然增长高 |
| C.人口死亡率低 | D.国外人口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