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如图)。已知晶体中N — N键的键能为160kJ·mol-1 ,而N ≡ N的键能为942kJ·mol-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高聚氮与氮气互为同位素 |
| B.14g高聚氮含3.01×1023个氮原子 |
| C.高聚氮中氮原子间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
| D.高聚氮转变成氮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 |
| 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
| C.溶液的质量减小,有H2放出 |
| D.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B.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 C.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
|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NH4)2SO3③Al2O3④Al(OH)3⑤Al
| A.全部 | B.只有①③④⑤ | C.只有③④⑤ | D.只有②③④⑤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 + 2H+=Fe2+ + 2H2O![]() |
B.三氧化二铁溶于氢碘酸: Fe2O3 + 6H+ = 2Fe3+ + 3H2O |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OH- =" 2" AlO2 - + H2↑![]() |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 = 3Fe3++NO↑+2H2O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数为3NA |
| B.0.1mol 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0.1NA |
| C.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
| D.58.5 g的NaCl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