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移向催化剂b | B.催化剂a表面发生反应:Fe(CN)64――e-=Fe(CN)63- |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 D.电解质溶液中Fe(CN)63-和Fe(CN)64-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
把mmolC2H4跟nmolH2 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6,若将所得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3m+nmol | B.3m+n/2mol |
C.3m+3p+n/2mol | D.3m+n/2-3pmol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 + Q2>Q3 | B.Q1 + Q2<2Q3 |
C.Q1 + Q2<Q3 | D.Q1 + Q2>2Q3 |
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
C.溶液中的SO42-浓度增大 | D.溶液的密度增大 |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4转变成N2将放出882 kJ热量 |
B.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C.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 |
D.N4是由极性键组成分子 |
可逆反应3H2+N2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消耗3 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NH3
②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③H2、N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
④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⑤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A.①②⑤ | B.②④ | C.①②③④ | D.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