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N2O4(g)⇌2NO2(g) △H>0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 )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K(a)=K(b)<K(c) |
| B.反应速率:va<vb; |
| C.温度:T2>T1 |
D.当 =69g/mol时,若n(NO2):n(N2O4)=2:1, |
a mol
和b mol CH2=CH—CN按一定比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A.一定量的A完全燃烧生成CO2(g)、H2O(g)和N2(g),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57.14%,则形成A的两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 B.1∶2 C.2∶3 D.3∶4
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丙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溶液呈绛蓝色 |
| B.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 C.反应(1)需用铁作催化剂,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 |
| D.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
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
A.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 ―O― ―CH3 |
|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
| C.与CH3OH加成生成CH3CH2COOH |
| D.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 |
有机物甲、乙、丙、丁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也都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实验证明,丁氧化可得丙,乙氧化可以得到丙或丁,甲水解得乙和丙。假如用
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丙)>
(丁)>
(乙) B.
(丙)>
(乙)>
(丁)
C.
(甲)=
(乙)+
(丙) D.
(丁)=
(乙)+
(丙)
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a个甲基,n个亚甲基(—CH2—),m个次甲基(),其余为羟基。则羟基的个数为 ()
| A.m+2-a | B. m-a | C.2n+3m-a | D.m+2n+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