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红棕色变深 |
反应2NO2![]() ![]() |
B |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 |
下层分别呈无色 和紫红色 |
还原性:I->Br->Fe2+ |
C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D |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漂白性 |
下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MnO4-、SO42- | B.H+、K+、NO3-、SO32- |
C.Na+、Ba2+、Cl-、Br- | D.Fe3+、NH4+、SCN-、HCO3-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高浓度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防腐 |
B.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C.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作潜水艇的供养剂 |
D.锌的金属活泼型比铁强,可用于保护石油管道(碳素钢管)以减缓其腐蚀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 |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C.2-丙醇的结构简式:(CH3)2CHOH |
D.溴化铵的电子式:![]()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乙烯和聚丙烯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
C.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
D.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苹果酸![]() |
B.丙氨酸![]() |
C.葡萄糖![]() |
D.甘油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