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重要议案,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从哲学上看,上述决定
①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②坚持了历史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③遵循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④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十年成败一知已,七尺存亡两妇人”是后人对韩信生平的写照,文中体现的哲理与下列句子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几家欢乐几家愁 | B.一见钟情,过目不忘 |
C.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D.见花落泪,悲春伤秋 |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来,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这是《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两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④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汉字是现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一点一横、一撇一捺,苍劲有力,尽显中华神韵,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字字都彰显久远与辉煌。这表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民族文化具有两面性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纽带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3年3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半岛形势高度复杂敏感,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中方要求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进一步采取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上述主张说明了
A.我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一切国际问题 |
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C.我国的国家力量决定我国的对外政策 |
D.在国际事务中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 |
中国人都是恋家的,当前人们迁徙的理由有:老年人主要为了社保,中青年则是为了收入,青少年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201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为人们自由迁移、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A.履行职能 | B.接受监督 | C.民主决策 | D.对人民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