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 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1)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2013 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从当前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的十大偏好文化产品分别是报纸杂志、游戏、文化器材、电视、设计、电影、图书、广播、艺术品收藏和娱乐活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2)针对材料二中我国人民当前文化消费的现状,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1)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民生问题?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决心,也给各级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个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不仅对于改善国家人力资源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该做些什么?

2011年4月份,邹平县广大农村迎来了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据调查统计,选民参与的热情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村民认为选谁都一样,谁当干部对我没有好处,谁当干部对我也没有坏处,管你们谁当,一般的是随大流投票,盲从的选举。另外,近年来农村家族、宗族观念越来越强,他们只选“本家人”,不选“外姓人”,不管哪一方的人落选,落选的一方都会找出种种理由指责对方,甚至归罪于选举组织者。经济条件薄弱的村没有人想当村干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在选举时往往竞争比较激烈,出现了蛊惑人心“拉”选票,请客送礼“买”选票,诽谤对手“争”选票,利用家族、宗族“算”选票等现象,以致矛盾尖锐,难以调和。
(1)作为一名村干部,在竞选和工作中,应如何贯彻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作为一名村民,应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投出神圣一票?

山东部分养殖场的白羽鸡未经检验流入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此事经央视曝光后,成为牵动公众神经的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央视记者对山东省内多地养鸡场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些养殖户给白羽鸡违规喂食抗生素、违禁药。而屠宰企业在接收这些鸡前,几乎不检验检疫。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信息可知,经常到洋快餐店大快朵颐的人们,吃到的有可能是内含药物残留成分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怪肉。地塞米松能催肥鸡,残留物也能催人肥。变着法儿用的18种抗生素能给鸡治感冒,残留物也可以损害正常人的健康状况。
2012年12月20日美国《侨报》日刊文《“证明”不应成为挡箭牌》说,中国大陆官方媒体调查发现,喂养超标抗生素、违禁药物,45天就长成的“速成鸡”流向了肯德基等企业,肯德基声明承认有些企业把关环节存在缺失。
上述材料说明了经济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分配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达成上述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二0二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贷紧缩,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试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达成上述目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