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财政部2007年8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 500万元,用于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遭受严重洪涝及地震灾害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尽快恢复生产。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的3 500万元资金属于()
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积累基金 ④公共消费基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
A.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B.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C.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漫画中的某高收入者的做法()
A.属于偷税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B.属于抗税行为,将直接影响所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
C.对国家不利,但有利于增加个人的实际收入 |
D.是市场条件下企业和个人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产物 |
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 078亿元,增长2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 090亿元,增长21.5%。据此回答4~5题。
4.偏高的投资率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
A.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C.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要相一致
5.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会导致()
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 ②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③货币流通不畅 ④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2007年中央财政的一大亮点。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属于()
①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②财政支出 ③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④财政收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