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________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22日,它完成了着陆器和月球车的最后一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上五星红旗的清晰照片。月球车命名为________。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1)请将上述空白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命名,出自于妇孺皆知的我国古代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极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材料三:人造卫星捷报频传,载人航天再铸辉煌,空间探测名扬四海。一代代中国航天科研人员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勇敢气魄,一次次把国家的崭新高度标记在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承载的,不只是科技跨越和产业进步,更有那永不放弃的求索和无所畏惧的挑战。
(3)中国航天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014年3月6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昆明“3•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等45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希望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
(1)一位网友评论说:“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写手杜撰篡改泼污,存在恶毒攻击当今社会以及为暴恐分子正名唱赞歌的网络暴恐分子。”公安部回复称:“当务之急应该是严厉打击网络中的害群之马。”你认为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2)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言论自由更加自由!。请你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1)2013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是一位让无数网友感叹震撼的英雄,你认为这震撼是什么?
(2)感动中国给方俊明的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荣誉可以迟到,英雄终有归处。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在所有人的面前。方俊明的事迹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积善成德,跬步千里。你打算在以后如何向方俊明学习?
学习最美孝心少年传递正能量
2013年11月8日,“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国约1.7亿观众收看。生动讲述了吴林香、王芹秀、高雨欣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孝敬长辈、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通过塑造孝心少年的最美形象,将传承美德、发现感动、践行“中国梦”的主题贯穿始终,充分挖掘了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力量。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播出之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广泛赞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活动传递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为时代提供道德坐标,彰显了国家电视台的责任担当与引导力。
(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为什么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如果你校决定开展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的活动,你建议应该开展哪些活动?
(3)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传递孝心,有你有我。请谈谈自己今后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
传承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材料一下边漫画《提笔忘字》反映的是: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
材料二 2013年8月2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首届大型汉字听写推广大会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后,在极短时间内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超过了《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的网络影响力。
【答疑解惑】(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迅速掀起了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热潮。有的同学却质疑:“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是一个潮流,不可逆转。汉字书写有那么重要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这部分同学的疑惑。
【我的心声】(2)我校曾经参加了去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果让你再参加2014年的比赛,你将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在学校、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检验着我们的选择,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请结合下列情境,将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情境 |
正确做法 |
理由 |
1. 2014年3月1日,小明和同学放学回家,在僻静处遇到一社会青年,气焰嚣张地威逼:“把钱和手机都拿出来!” |
||
2.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展示了广大网民应坚守的“七条底线”的倡议,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 |
||
3.2014年3月9日,小明利用周末时间自己骑车去超市购物。推着车子准备经过斑马线时,发现路中央一个骑着电动车的老人摔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