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侵华的铁证历史】
中国将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阅读日本侵华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詹天佑、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文化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人的主要成就
(2)这三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读图并简答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这三幅画面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一、二人物分别是谁?
(3)图三反映的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读材料并简答: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请回答:
(1)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上述材料的主张开展的运动是什么?其必然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