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民主革命先行者 | B.新中国主要缔造者 | C.杂交水稻之父 | D.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大西洋航线对黑人是一条死亡线。美国诗人满怀悲愤地写道:“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这些累累白骨证明了
A.海盗的罪恶 | B.战争的灾难 |
C.自然环境的恶劣 | D.血腥的资本积累 |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冶,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1689年以后的英国 | B.1787年以后的美国 |
C.1799年以后的法国 | D.1868年以后的日本 |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矗立着一块双面碑,一面的碑文是纪念麦哲伦,因为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另一面是纪念菲律宾的一位勇士,因为正是他杀死了殖民头子麦哲伦。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最能反映新航路开辟的
A.条件 | B.人物 |
C.路线 | D.影响 |
“他们架起了中西方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桥梁,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纽带。”这句话中“他们”指的是
A.古埃及人 | B.巴比伦人 |
C.阿拉伯人 | D.意大利人 |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 | B.小华和小明 |
C.小明和小强 | D.小明和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