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4)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
材料二: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联合国宪章》(1945年)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成立时宣称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2)从历史背景、主要成员国、作用等某个方面比较联合国和国际联盟的不同点?
(3)请你写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国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节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几大设施建设”。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 两关:C:、D: 。(4分)
(2)材料一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
(2)西汉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在政治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他采取的措施,给汉朝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及两国关系耐人寻味。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出这两种理论成果是什么 ?(2分 )
(2)(思想运动推动政治运动的进步和发展,) 试各举一例在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下的政治运动 。 (2分 )
(3)法德关系对欧洲大陆政局影响深远。请举出两国在一战前所参加的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名称以及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影响。。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