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关于孔子的四幅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一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③孔子对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的思想赢得了中外的推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浪漫主义色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