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谈到:“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对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是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康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A.诚信为本 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 D.和平改良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个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促使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转移
D.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