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
B.工农联盟的政权性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
D.1980年以前中国经济建设更注重农村投入 |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中能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图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上海公报 |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D.中国人可自由出入美国国境 |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 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