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
|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
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了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社会思潮的变化 |
| C.社会上层的引导 | D.传统文化的影响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书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 B.阅读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
| C.火药用于战争 |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
法国大革命中有一个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 A.康德的思想 | B.卢梭的思想 | C.伏尔泰的思想 | D.孟德斯鸠的思想 |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赎罪券和《圣经》 |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
| C.封建统治和人为主义 |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