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间,奥匈帝国的邮电检查人员发现,抽检的涉外信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和平希望在毗邻的俄国;有三分之一认为和平希望在本国革命;还有五分之一认为和平的希望在俄国与本国革命,两者皆不可缺。这说明
①二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缺口
②四月提纲指明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策略
③奥匈帝国民众迫切渴望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④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民众的进步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苏格拉底 B.安提丰 C.普罗泰格拉 D.柏拉图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明清时期某些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黄宗羲就是其中一员。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部著作

A.《明夷待访录》 B.《日知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船山遗书》

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