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 A.①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两河流域。以下图片代表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 B C D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
|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 A.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 B.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
| C.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
|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 A.号召俄国人民推出世界大战 | B.发动七月革命 |
| 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 D.建立苏维埃政府 |
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A.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 B.建立方式多样化 |
| 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 D.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