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倡导思想自由 | B.批判神权统治 |
| C.鼓吹人性解放 | D.构建民权政府 |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A.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
| C.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 D.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
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
|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
|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